请问拳架中是怎样体现太极的阴阳之理呢?
虚实,对称的编制都属于阴阳之理。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太极拳的练习可以通过这个理论去理解,但不能局限于此,否此,以我的经验,训练的进步空间会较小。
太极拳的动作编排,一般左右对称的形式,左边有的动作,右边也会出现一次,大多如此,上下、左右、刚柔、虚实、高低、内外等等。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这是阴阳的哲学,但运动训练不能局限于此,还需要分解训练法,肌网解剖学原理,才能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完美。
太极拳来源阴阳太极之道,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问题绝大多数不知道的是:太极的无为是我们称之为“气功”的概念,气功有还是没有?我有两个真实的体会:八十年代跟一个气功师练气功,一、背对气功师,气功师发气与收气能明显的感觉到!多人验证,气功是真实的存在,现代的、物质的科学无法解释。二、半夜三更自己练气功,闭上双眼,能感觉身体周边物体的存在,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我亲身经历与体会的,说了没人信,但确实存在。我想,太极拳的精髓是:顺其自然,阴阳进退,至于太极拳的招式、要领、拳架固然重要,但一定不要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两者的区别在于掌握气功要领,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谢谢平台邀请囬答问题,拳架中是怎样体现太极阳阳之理?太极拳理论来源于《易经》的阴阳理论。在行拳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阴阳,如步法的虚实转换、动作的快慢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身体上下的开合、意气劲的内外相合等等,行拳的过程就是阴阳的转换、变化和交融。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这其中就贯穿了阴阳理论,虚灵顶劲中向上为阳,气沉丹田向下为阴,体现为感觉头部向上顶,全身放松沉。这种"顶″是不顶之顶,是顶而不顶,这种"沉″则是不沉之沉,在行拳过程中每一式都是在阴阳之转换,一伸一缩,一松一紧,一开一合,一虚一实,前进后退,左转右旋。因此行拳练习时过程中处处都应把阴阳理论贯穿之中,这才是太极拳。